一个人再如何聪明,也不可能拥有一双看穿历史轨迹的慧眼,李世民如此,满朝文武亦是如此,就算是李宽,也不敢说对于历史能完全看清说明。

    所以大唐的赋税、田亩等各种制度,不能说不好,很符合现在的国情,但是百年之后,甚至用不了百年,租庸调制度就会毁坏殆尽,田亩兼并成风,贫者愈贫,富者愈富,这是无法避免的,最终威胁到国家存亡。

    任何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王朝,都会经历这个过程,当权者总会是那一个阶层,尤其是华夏,一直以来,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李宽想着寻找一条新的出路,这是他所做的尝试,他喜欢这片淳朴的土地,喜欢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坚强的百姓?

    烟波荡的开发,就是他第一次做的尝试,烟波荡上的一切,都是他按照自己所能想到的最适合这个时代的运行,所打造出来的,谁要是想要动烟波荡,李宽绝不允许。

    当然,现在李世民名望之高,一时无两,就算是五姓七望的人,也不敢违逆,这一切皆源于大破突厥,一举奠定百年基业。

    李宽现在关心的是科举问题,科举无疑是隋炀帝开创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,它打破了中国自古在选拔官员时对出身的束缚,使得如魏晋时“上品无寒族,下品无士族”这样的由门阀士族所把持朝政的局面在中国几乎消失。同时科举也催生了一个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阶级——“士大夫”。

    大唐科举,始于武德五年,沿袭隋朝制度,到现在为止,也不过是浅尝辄止罢了。

    考试在唐朝,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。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,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。

    常科的科目有秀才、明经、进士、俊士、明法、明字、明算等五十多种。其中明法、明算、明字等科,不为人重视。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,秀才一科,在唐初要求很高,后来渐废的形式主要有五种,即口试、帖经、墨义、策问、杂文。

    在大唐,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


@txt小说网 . https://www.txtnovels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txt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